2019-11-07
作为软包电池的关键封装材料,铝塑膜的优劣关系着软包电池的质量、性能与寿命。受限于铝塑膜的性能,软包电池的优势难以极致发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软包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1-9月国内电池装机总电量达42.31GWh,同比增长47%。其中软包电池装机电量0.365GWh,同比增长1%,占总比8.63%;方形电池依旧占据主流,装机电量达35.54GWh,同比增长64%,占总比84%。
在苏州锂盾董事长兼总经理夏文进看来,从当前动力电池形状来看,方形份额占比冠绝市场软包次之,软包电池想要对标方形电池,必须满足几大要素:
一是在形式上可实现简单替代,降低产品成本与使用成本,提升CTP值;
二是创新技术解决铝塑膜性能、安全技术瓶颈和供应链端技术提升;
三是创新多因素环境模拟综合实验解决方案,提升软包电池寿命预测能力及发挥其综合性能,解决方形电池存在的短板瓶颈;
四是在软包电芯设计阶段就考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应用条件及长寿命的要求,解决软包电池的产业链闭环问题,建立并实现软包电芯的绿色能源循环经济模型。
“推动软包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提升乃至高安全、高比能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建立并实现软包电芯的绿色能源循环经济模型,国产铝塑膜企业及其产业链有义务也有责任扛起铝塑膜国产化替代进口的大旗。” 夏文进强调。
然而纵观国产铝塑膜的发展,虽然在3C数码领域取代进口铝塑膜获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替代进展则十分缓慢。
夏文进认为,铝塑膜国产化替代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1、国内产业链企业对铝塑膜的相关研究不足,市场主要依赖日韩企业的技术路线与经验;2、国内铝塑膜材料供应体系有所缺失;3、市场认可度不足;4、尚未突破方形电池的技术与成本优势。
基于此,苏州锂盾走出了完全不同于日韩铝塑膜传统技术路线的第三条铝塑膜技术路线,即通过自主研发的非极性微波锚固技术平台,生产出具有优异深冲、高阻隔性、绝缘性、阻燃性、耐腐蚀性能的铝塑膜产品。
非极性微波锚固技术的差异化在于,区别于传统的干法(胶水粘)、热法(胶膜贴)的热固化方法,利用“钉钉子”原理,通过等离子体的方法,将微观钉子分别打到尼龙、PP、铝箔各个界面中,再通过微波照射将各界面的钉子接起来,形成化学锚钉网,将各界面形成一体化。
该结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铝塑膜的深冲后的纵向横向一致性问题,从而实现高深冲、高阻隔以及绝缘和长期耐腐蚀的性能。
夏文进介绍,该技术路线实现了软包电池封装材料、工艺、装备等技术全系列中国制造,真正做到完全国产化,并已申请获得国家专利53项、授权专利32项。
产能方面,从小试、中试到大试,公司已经建设完成两条生产线,设计产能为1500万平方米,已于今年5月实现投产。明年的产能目标是要形成5000万-8000万平方米。
资料显示,苏州锂盾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华融资产与湖北高投旗下投资的科技领军型创新企业。主要为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高端消费电子电池、高倍率电池、聚合物电池、固态电池等提供高性能、高安全的封装差异化解决方案。
苏州锂盾与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十三五”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当前全国唯一承担为大容量高功率密度锂电池铝塑膜关键技术项目。
除此之外,公司还与中铝公司、中南大学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在铝箔方面的技术积累维度非常深;中南大学在铝方面也有着最前沿的研究与探索,苏州锂盾创新的工艺路线也得到了院士级专家的认可支持。
12月16-18日,“利元亨冠名•2019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将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全球电动化的至暗时刻与远大前程”。届时,500+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00+企业高层将齐聚一堂,共话锂电产业的泥泞与坦途。
届时,苏州锂盾董事长兼总经理夏文进也将同与会人员分享铝塑膜第三条技术路线的研发思路、国产化解决方案、公司战略规划,以及对未来铝塑膜竞争格局等前瞻视角,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寒冬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要放心,用锚钉。苏州锂盾使命是做锂电的盾牌,致力于打造铝塑膜成为新一代锂电池安全与性能的技术平台。”夏文进强调。
文章来源:高工锂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