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疫情影响,LG化学和三星SDI相继宣布关闭其位于美国密歇根的动力电池工厂,关停时间将截止到4月13日。日前,松下也因防止疫情扩散而暂停其内华达州超级电池工厂的生产。
高工点评:疫情在上半年结束可能性不大了,从最上游的矿产材料,到最下游的车企,都已经陷入被迫停产的境地。
锂资源端,50%供给来自澳洲锂矿,40%供给来自南美盐湖,目前澳洲封国,阿根廷国家进入强制检疫状态,阿根廷盐湖巨头Livent和Orocobre均暂停生产。
钴的供给尽管暂未受影响,非洲疫情的扩散却可能成为新隐患,一旦波及势必将会影响钴的供给。
下游车企端,美国三巨头福特、通用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北美所有组装厂将临时关闭,特斯拉两大工厂关闭。欧洲车企包括宝马、大众、戴姆勒、PSA、雷诺都相继停产。
短期停工尚能接受,但如果6月前无法结束疫情,那之后的产业链恢复,必然会是“伤筋动骨”。
■ 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锂电池产业链投扩产项目约30起,投资金额超1850亿元,其中锂电池领域总产能超100GWh。
高工点评:新一波的锂电池扩产中,明显非车用电池会多一些:亿纬锂能扩产TWS电池;欣旺达新建3C电池项目;协鑫和国能合资的基站储能电池;天丰电源放弃大动力,转型两轮车电池等。
换个角度来看,锂电池正在以“孤光一点萤,散做满河星”的势头,向越来越多的可以用电驱动的领域渗透。
所以,不要悲观,锂电池的表演可能才刚刚开始。
■ 杉杉股份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计划4月30前向常青新能源采购三元前驱体,交易金额预计在2亿元以内。查看原文
高工点评:正极材料企业与回收的深度融合,意义非常重要。截至目前,华友(巴莫)、厦钨、邦普、格林美都已经做了涉及,国外企业中优美科、巴斯夫也都有实质性的动作。
杉杉表面上市为吉利服务,其实也是在完善自己的版图。
常青新能源将回收吉利提供的废旧电池包,从中回收有价值的钴、锂等材料,加上紫金矿业提供的钴矿资源生产三元前躯体,再交给杉杉能源做成正极材料,最后再供给吉利旗下的动力电池工厂。
■ 寒锐钴业2019年钴产品营收13.6亿元,同比减少45%,毛利率仅为5.1%,同比减少42.6%。
高工点评:钴企要和曾经“待价而钴”的时代说再见了。
从在供给侧来看,Mutanda停产、刚果金民采矿大幅减产,嘉能可大部分产量已锁定下游长单,现货市场有望维持偏紧状态。
3月24日,刚果(金)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南非23日晚宣布实行全国封锁21天,赞比亚Lusaka市宣布从3月27日起所有跨境货物运输暂停。这样看,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供给压力。
而从消费端来看,3C领域,今年2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8%,为6200万台;销量同比下降39%,为6500万台。海外疫情蔓延下,终端需求并不乐观。
在电动汽车领域,高镍低钴化正在成为趋势,而回收钴的占比也在提升。中长期需求整体趋于稳定。
文章来源:高工锂电网